点击按钮总结全文核心内容,让你的阅读更高效率。
当全球科技巨头为其AI产品精心打造「未来感」视觉符号的时候,中国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却凭借一只憨态可掬的蓝鲸LOGO出圈,在苹果应用商店力压ChatGPT与Gemini登顶榜首,这在时间和预算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成就。但更值得设计师关注的是,DeepSeek 的竞争力并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上,它在品牌塑造方面也悄然超越了美国的竞争对手。
若你观察过主流AI公司的品牌视觉,或许会发现某种「趋同焦虑」,如OpenAI的旋涡黑洞、DeepMind的抽象几何、Stability AI的迷幻粒子……抽象化、科技感、极简设计成为这些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而 DeepSeek 在视觉设计上可以说是一次对主流趋势的反叛,带回了一丝轻松与想象力。
DeepSeek的品牌LOGO和我们已经熟知的AI产品LOGO设计形成鲜明对比,它采用了一只胖乎乎的蓝色鲸鱼,仿佛正在跃出屏幕。同时在搭配圆润、略带断裂感的无衬线字体,给人传递出一种友好、可亲近 的品牌调性,使其在一众科技品牌中独树一帜。正如Grasser的评价:「它让人联想到探索与想象,这很酷。我们太久没见到一个愿意『好奇发问』而非『居高临下』的科技品牌了。」
这条蓝色鲸鱼不仅在视觉表现上超越了冰冷抽象的科技产品专属符号,也暗藏了丰富且很有意义的隐喻。首先鲸鱼直接呼应了DeepSeek公司深度求索「探索未至之境」的精神,就像其产品本身一样,是对AI技术未知领域的深入探索。其次,作为地球现存最大的智慧生物,鲸鱼群体展现的复杂社会行为和回声定位系统,隐喻着人工智能从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进化的技术路径,其脑部的纺锤神经元更暗示着深度学习模型突破性的认知跃迁。另外,蓝鲸遨游的意象也隐喻其开源模型对技术生态的开放姿态。
在文化维度,鲸鱼承载着双重象征:东方语境中《庄子·逍遥游》的鲲鹏之变昭示着技术转化的磅礴势能,西方传说里《白鲸记》的裴廓德号则象征着对技术真理的执着追寻。其庞大身躯与优雅姿态的辩证统一,恰如AI系统在强大算力与精巧算法间的完美平衡。当蓝鲸在数据海洋中游弋时,尾迹形成的湍流暗合知识图谱的扩散轨迹,喷薄的水雾则可视作信息熵减过程中绽放的认知之花。
尽管DeepSeek的视觉设计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有专业的设计师们指出了其存在的一些缺陷。比如当图标缩小至移动端应用场景时,鲸鱼眼部细节丢失导致识别度下降。同时,割裂的字体设计给人一种「不安定」情绪。字体的设计和字间距也有一定的优化空间,字体中的「ee」字母组拥挤粘连,而右侧「k」字符又因间距过宽产生割裂感。整体来看,图标与字体风格的协同性尚需打磨,鲸鱼流畅的曲线与字体硬朗的折角形成矛盾张力。例如鲸尾柔和的弧度与带有尖角的字体组合使用时,削弱了视觉系统的整体性。当然,这不算什么大问题,后期可通过建立多尺寸适配方案、规范字距调整规则、统一视觉语言风格进行系统性优化。
对于这种设计上的不完善,品牌专家 Ross Clugston 分享了他的观点。在美国,许多初创企业往往会优先开发产品,而非建立品牌形象,直到需要向投资者证明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时,才开始真正投入品牌建设。例如Airbnb、Facebook、Instagram 以及 TikTok 等公司的早期品牌设计都远远落后于其产品本身。Clugston 认为,DeepSeek 的品牌策略是有意为之。动物LOGO通常用于更轻松、有趣的科技品牌,例如 Twitter、Mailchimp、Tripadvisor 和 Evernote。「我认为 DeepSeek 选择鲸鱼,可能是希望给人一种 ‘无威胁性’ 的印象。」
但无论如何,这只蓝鲸已为行业抛出一个设计命题:当技术日益复杂,品牌是否应该用更温暖的视觉语言重建用户信任? 在AI加速渗透日常的今天,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将重塑整个科技行业的审美规则。
点击下面的图标分享到你的社交圈吧